個稅增速遠超工資
文章出處:個稅網 2018-08-15

個稅收入再創新高。
8月13日,財政部國庫司發布1-7月收支數據。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791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稅收收入107709億元,同比增長14%;非稅收入14082億元,同比下降13.4%。
稅收收入中,除了關稅、車船稅、印花稅等稅種之外之外,大部分稅種保持兩位數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7月個人所得稅9225億元,同比增長20.6%,已經超過2015年全年的8618億元水平。
按照中國農業大學會計系副教授葛長銀計算,今年個稅保持20%以上的增長,今年全年我國個稅收入有望達到14395億元,大約是2014年全年個稅收入7377億元的一倍。
這4年里,全國個稅年均增速18%左右,遠遠超過工資增幅。
在社科院財貿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看來,個稅和工資增幅并不是成比例增長,單純的和工資增幅作比較并不科學。在一位接近財政部的人士看來,個稅大幅增長有很多原因,其中存在部分稅制不合理的因素,在此次個稅改革后,居民稅負會進一步降低,個稅收入預計也會有所變化。
個稅收入繼續增長
事實上,我國個稅快速增長已經不是第一次。
2014年,個人所得稅7377億元,同比增長12.9%;2015年,個稅收入8618億元,同比增長16.8%;2016年,個稅收入10089億元,同比增長17.1%;2017年,個稅收入11966億元,同比增長18.6%。
到了今年,除了1-2月增幅0.4%以外,此后增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
而按照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信息,北京市計算社保的工資基數2014年為69521元,2018年為101599元,工資年均增長10%左右。個稅增幅和工資增長并不匹配。
“這就涉及到稅收制度的設計問題。假設納稅人收入10元,要納稅1元;在這10元的基礎上,納稅人又收入10元,那對第二個10元就要征稅2元。在這個規則下,納稅人的收入增長是100%,稅收的增長是200%。”葛長銀表示。
在張斌看來,個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受居民收入增長、財產轉讓所得增加等影響,其中包括房產轉讓相關稅收,這跟房價上漲有關系,而未必意味著居民“財產所得”增加。
事實上,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對個人所得并不綜合計稅,名義叫個人所得稅,實際是工薪稅、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勞務報酬所得稅、稿酬所得稅等眾多稅項的組合,這就造成越是高管高收入,收入越多元,稅負相對就輕;但主要靠工薪所得的工薪階層,負擔就重。
同時,由于缺少對專項扣除,廣大群眾日常生活需要的支出項目幾乎沒有從稅收上體現;對個人征稅而不是家庭征稅,使得單職工家庭稅負負擔明顯大于雙職工家庭。
據《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顯示,在城鎮居民五等份分組中,往往人均繳納個人所得稅增長最快的是中等收入組,而不是高收入組。
此前的個稅改革中,數次提高起征點,然而個稅的稅制結構并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
“此次個稅改革,是我國個稅模式的重大調整,邁出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改革的關鍵一步。”張斌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此次個稅改革有利于改善“個稅=工資稅”的尷尬現狀,進一步縮窄利用個稅征管范圍漏洞偷稅漏稅的情況。
事實上,此次個稅改革中,涉及到稅制根本的改革在于: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征稅;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等。這些改革不僅能夠有效減輕居民負擔,更重要的是,這為實現個稅優化探索了方向。
按照今年10月1日試行新個稅方案的計劃來看,四季度個稅或有所變化。上述接近財政部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個稅新方案執行后,普通百姓減稅明顯,稅前收入上萬元的居民,減稅幅度或達7成。不過,由于加入反避稅條款,以往依靠“1元年薪”避稅的高收入人群增稅會比較明顯,對于4季度個稅收入互有影響。
“執行新方案之后,個稅收入的增加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原本多渠道避稅的高收入人群將承擔很大一部分稅收壓力。”上述接近財政部的人士表示。
稅收收入普漲
事實上,1-7月,快速上漲的不僅是個稅。
數據顯示,上半年的稅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稅38902億元,同比增長14.9%;國內消費稅7773億元,同比增長16.2%;
企業所得稅29197億元,同比增長13.4%;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10053億元,同比增長11.5%;
關稅1714億元,同比增長0.5%;城市維護建設稅2990億元,同比增長15.3%;車輛購置稅2082億元,同比增長15.3%;
資源稅1007億元,同比增長25.4%;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3412億元,同比增長16.5%;土地增值稅3713億元,同比增長13.5%;
房產稅1774億元,同比增長7.5%;城鎮土地使用稅1586億元,同比下降0.8%;耕地占用稅842億元,同比下降30.7%;車船稅、船舶噸稅、煙葉稅等其他各項稅收收入合計530億元,同比增長4.2%。
今年新開征的環境保護稅97億元;去年一直負增長的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747億元,同比增長6.6%。
財政部相關人士表示,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企業效益提高是稅收增長的重要原因。此外,價格上漲也帶動了部分稅收的增長。
由于我國大多數稅種,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和進口環節消費稅、增值稅等,都是間接稅,受經濟變化的影響較大,而和個人收入等關系較小。此外,通過減稅來減少社會經濟中的稅收損失,增強社會整體經濟運行,通過擴大稅基,使得即使稅率降低,稅收收入仍然可以增加。這種減稅的同時增加稅收收入的效果,被形象的稱為稅收的“薄利多銷”。
“稅收在一定程度上比GDP更敏感,比如關系到盈利狀況的企業所得稅,增長兩位數就說明企業盈利狀況良好,經濟增長動力較為強勁。這也和今年經濟增長息息相關。”上述接近財政部的人士表示。
下一篇:公眾關注個稅法修改
同類文章排行
- 個體工商戶個稅申報期限如何規定
- 個人所得稅9種特殊計算方法及案例
- 工傷職工及其親屬取得的喪葬費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 外籍人員個稅年度申報需要哪些紙質資料
- 個人在進行年所得12萬自行申報時,是否包含從社保部門領取的退休工資
- 個稅申報延遲了一個月怎么處理?
- 對個人所得稅返還的手續費,扣繳義務人應如何使用?
- 個人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以何價格計征個稅
- 學校給公派出國的老師發放的補貼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 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取得利息收入按何稅目繳個稅?
最新資訊文章
- 企業員工離職補貼是否要繳個人所得稅?
- 公司職工離職后個稅申報沒有減掉怎么更正?
- 個人所得稅已逾期怎么申報?
- 個稅申報延遲了一個月怎么處理?
- 年所得12萬以上的納稅人如何委托他人辦理納稅申報
- 承包、承租期不足一年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 稿費或版稅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
- 個人從事技術轉讓過程中支付的中介費,能否稅前扣除
- 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
- 出售住房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 股東向企業借款未還應如何繳個稅
- 離職補償金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 單位為員工報銷繳納相關會費,需按工資、薪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么?
- 退休后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 個人轉讓股權時發生的股權評估費用,能否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扣除?
- 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方法
- 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股息等如何繳納個稅?
- 個人所得稅具體繳納比例是多少
- 個人取得的拍賣房產收入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 保險營銷員取得的傭金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